隨著剖宮產的普及、二胎政策的開放,越來越多的媽媽們面臨剖宮產后如何再次分娩的選擇難題。曾經一度認為“有過一次剖宮產,以后就一定要剖宮產”,直到越來越多的媽媽們向推廣自然分娩的宏玉教授發問:我第一胎剖宮產可是二胎我想自己生怎么辦?教授開始關注并鼓勵這些媽媽們如果條件許可的話嘗試順產,結果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媽媽們成功了!
如果您關注剖宮產后順產,以下10個知識點值得您了解。
1、剖宮產后順產
剖宮產后順產(以下簡稱VBAC)更全面的說法是瘢痕子宮陰道分娩,瘢痕子宮是指子宮有過手術刀口,包括前胎寶寶剖宮產及由于疾病子宮經歷過手術。
2、術后多久懷孕?
這是媽媽們最關注的問題。教授表示,事實上傷口在17天就已經愈合了。那么為什么剖宮產術后通常會被告知要避孕2-3年呢?這是因為在術后2-3年的時間里,傷口會經歷愈合、纖維增生硬化、又逐漸軟化修復的過程,而瘢痕的修復是一個復雜而多因素的過程,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各個階段的具體狀態也不一樣。
所以醫生會推薦瘢痕子宮的女性在術后2-3年再懷孕,是相對安全的時間。如果在術后半年之內懷孕,無論流產還是正常孕產風險都會較大,半年之后相比較流產,孕產會更安全。但都不是絕對,教授分享,也有一位媽媽術后間隔11年再次懷孕,仍然發生了子宮破裂的情況。
3、懷孕后該做些什么?
瘢痕子宮的媽媽一旦確定懷孕,在孕40-50天左右建議做B超檢查,以排查孕囊是否著床在瘢痕刀口中,這是一種特殊的妊娠,極其兇險。
4、子宮破裂是怎么回事?
因為瘢痕子宮妊娠最大的風險就是子宮破裂,所以媽媽們一定要知道子宮破裂是怎么回事。子宮破裂不是指子宮會突然爆開,而是指之前的手術傷疤逐漸被扯開,媽媽們自己會感覺到突然發生的腹痛、惡心嘔吐或者陰道有流血等各種不適。媽媽們需要知道的是,瘢痕子宮孕期也會發生子宮破裂,尤其遇到腹壓突然增加如腹部外力撞擊、大彎腰、擠壓等情況;另外瘢痕子宮也會自行發生破裂,比如傷口愈合不良,有多次流產史或者前次子宮肌瘤手術等等情況。
5、有關瘢痕厚度的研究
我們通常所說的瘢痕厚度實際上指的是子宮下段的厚度。有專家認為愈合良好的子宮下段瘢痕厚度標準為≥3mm,但瘢痕厚度與孕周也有一定關系,各醫院之間檢查技術也有差異,多厚才具有安全性目前并沒有統一的標準。有研究者認為,測量子宮下段子宮肌層的厚度更有意義,肌層厚度大于等于1.6 mm時,陰道試產比較安全。
6、哪些媽媽適合VBAC?
①前次剖宮產手術為子宮下段橫切口,術中無切口撕裂,切口雙層縫合,術后切口愈合良好無感染;
②上次剖宮產指征不存在及未出現新的剖宮產手術指征;
③無嚴重的妊娠并發癥,無其他不適于陰道分娩的內外科合并癥;
④超聲提示子宮下段前壁完好無損,無瘢痕缺陷;
⑤此次妊娠距上次剖宮產時間2 年以上;
⑥孕媽媽本人愿意接受試產并了解陰道分娩和再次剖宮產的利弊;
⑦臨產時宮頸條件成熟,先露位置低,自然宮縮順利出現。
7、VBAC是否適合使用縮宮素及無痛?
用縮宮素或加強宮縮會增加子宮破裂的危險,無痛分娩可能會掩蓋子宮破裂的癥狀, 不建議使用。美國婦產科醫師協會指出,米索不能用于剖宮產后陰道分娩的引產,因為增加子宮破裂的危險。
8、什么情況下VBAC更容易成功?
·孕婦自己認識到分娩的自然性、相信自己的身體和孩子;
·有家人的支持,特別是自家先生的支持;
·有一個支持自己的專業人員,比如分娩陪伴或者支持自然分娩的醫護人員;
·耐心等待分娩的自然發動再準備入院。
9、VBAC的成功率有多高?
一項來自澳大利亞的多中心大樣本研究,在2萬多例瘢痕子宮順產病例中,陰道分娩成功率70%,子宮破裂的幾率為0.34%。
有報道稱,當進入分娩活躍期(有規律的宮縮,宮頸口開大4cm或以上)、單胎、頭位、估計胎兒體重在2500-4000G、無明顯的產科并發征、子宮下段橫切口剖宮產史或有過一次順產史,符合上述條件者有98.3%的陰道分娩成功率,0.3%子宮破裂率。
國內報道:最高的陰道試產成功率88%。
根據媽媽們的產經,符合VBAC條件的成功率與媽媽本人的自信成正比。
10、推廣VBAC是為了更好的推廣自然分娩!
教授表示,她的初心是推廣自然分娩,結果越來越多的媽媽們推動著她去關注VBAC,推廣VBAC的初心,不是為了讓媽媽們去挑戰剖宮產后順產!而是為了讓更多媽媽在第一胎就能自然分娩,從而避免將自己置于VBAC的境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