蕭綱 〔南北朝〕
巫山七百里,巴水三回曲。
笛聲下復(fù)高,猿啼斷還續(xù)。
譯文
巫山之長有七百里,巴水的水流彎曲,曲折頗多。行在巴水之上,不斷有陣陣悠揚(yáng)的笛聲傳來,聲調(diào)時高時低,兩岸的猿啼不斷,斷了還續(xù)。
注釋
巴水:指巴地,在今天四川省。
三回曲:水流彎曲,長江在四川一帶曲折頗多。三,不是確數(shù),是約數(shù),很多的意思。
簡析:
自漢κ以來,歷代文人就在有關(guān)蜀道的作品中對其加以描寫渲染。蕭綱的《蜀道難》寫了巫山一帶的險(xiǎn)峻地勢,詩歌短小而凝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