維生素D與甲狀旁腺共同作用,維持血鈣的水平穩定,它是鈣磷代謝的重要的調節因子之一,維持鈣和磷的正常水平。這對正常骨骼的礦化,肌肉收縮,神經傳導以及體內所有細胞的功能都是必須的,同時維生素D還具有免疫調節功能,可改變機體對感染的反應。
嬰兒因處于快速生長發育期,對維生素D的需求量相對較大。母乳中維生素D的水平較低。維生素D既可由膳食供給,又可經適宜陽光照射皮膚合成。 家長應該盡早抱孩子到戶外活動,接受適宜的陽光照射。但是在寒冷的北方冬春季和南方的梅雨季節,適當的補充維生素D的制劑對預防維生素D缺乏尤為重要。對于早產兒、雙胞胎、冬節或梅雨季節出生以及純母乳喂養的嬰兒兒,應及時補充維生素D。
如果小嬰兒 缺乏鈣,同時也缺乏維生素D,那么就出現骨質軟化癥和佝僂病,表現:多汗,易驚甚至出現手足搐搦。久之骨質軟化導致乒乓球頭顱,肋緣外翻,串珠,手鐲,X,O腿 。
根據2007年衛生部頒布的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》,鈣的攝入量為:
0~6個月:純母乳喂養的嬰兒每天鈣的生理需要量為300毫克, 人工喂養的嬰兒考慮到非母乳來源的鈣吸收率較低,故定為每天需要鈣400毫克。
7月~1歲:因為母乳攝入量明顯減少,鈣的濃度也相應的減低,輔食增多,考慮到增長需要及輔食鈣吸收率較低的原因,定為每天需要鈣400毫克 。
1歲~3歲:每天發育需要鈣600毫克。
維生素D的攝入為:
純母乳喂養的嬰兒可于出生后1~2周開始每天需要補充維生素D400~800國際單位。
南方梅雨季節的嬰兒每天需要補充400~600國際單位。
北方寒冷的冬春季嬰兒每天需要補充600~800國際單位。
早產兒也要加至每天600~800國際單位。
對于每日口服維生素D有困難者,每月可一次給嬰兒口服維生素D5萬~10萬國際單位。
試舉例:
0~6個月純母乳喂養兒:
因為母乳中含有鈣,大約100毫升中含有36~40毫克。在生后7~14天,開始每天給予維生素D400~800國際單位(南方梅雨季節400~600國際單位,北方寒冷冬春季600~800國際單位),不用額外的補充鈣。
0~6個月人工喂養兒:
例如,吃的是美國惠氏藥廠生產的金裝《愛兒樂》配方奶粉。每天總量是700毫升。金裝《愛兒樂》每100毫升奶含有鈣是46毫克,維生素D43國際單位。因此這個孩子從配方奶中獲得鈣322毫克,維生素D300國際單位,因此需要額外再補充鈣近80毫克,維生素D100國際單位。你可以給孩子10%的葡萄糖酸鈣口服液10毫升(含鈣90毫克)。伊可欣A,D膠囊3天一粒或可爾貝貝多一天一滴。
7~12個月純母乳喂養兒:
因為已經添加輔食,計算輔食中的鈣(任何廠家生產的輔食標簽上都有標示的鈣含量)如果加在一起夠了400毫克就不需要再補充鈣劑了,維生素D還需要每天400國際單位。
7~12個月人工喂養兒:
例如,每天吃800毫升的惠氏金裝《健兒樂》。因為惠氏金裝《健兒樂》每100毫升奶液中含有鈣115毫克 ,維生素D是43國際單位,因此不用補充鈣劑。因為這個階段孩子已經添加輔食,一般嬰兒食品廠生產的食品都強化了鈣和維生素D等一系列的營養素,因此也要計算上所吃輔食中的鈣和維生素D 的含量,不足的部分才是需要補充的。如果孩子每天外出接受日光照射,就不用再額外補充維生素D。